切換中文

簡體中文

切換英文

EN GLISH

客戶服務熱線:0371-62717333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imgboxbg

大禹文化

DAYU CULTURALs

/
/
-
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的“六大”依據

資訊詳情

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的“六大”依據

  • 分類:研究討論
  • 作者:不詳
  • 來源:微信
  • 發布時間:2023-04-13 18:0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的“六大”依據文化登封?2023-04-1314:34?發表于河南大禹故里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禹文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大禹故里主要有三類說法:中原說、西羌說、東夷說。河南登封說、禹州說屬中原說;四川汶川說、北川說、理縣說、茂縣說、都江堰說等屬西羌說,陜西戶縣說、青海民和說、甘肅廣河說等皆屬西羌說;山東寧陽說、魯豫交界杞地說等皆屬東夷說。從地望、文獻、考古等相互印證方面,大禹故

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的“六大”依據

【概要描述】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的“六大”依據文化登封?2023-04-1314:34?發表于河南大禹故里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禹文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大禹故里主要有三類說法:中原說、西羌說、東夷說。河南登封說、禹州說屬中原說;四川汶川說、北川說、理縣說、茂縣說、都江堰說等屬西羌說,陜西戶縣說、青海民和說、甘肅廣河說等皆屬西羌說;山東寧陽說、魯豫交界杞地說等皆屬東夷說。從地望、文獻、考古等相互印證方面,大禹故

  • 分類:研究討論
  • 作者:不詳
  • 來源:微信
  • 發布時間:2023-04-13 18:02
  • 訪問量:
詳情

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的“六大”依據

文化登封 2023-04-13 14:34 發表于河南

大禹故里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禹文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大禹故里主要有三類說法:中原說、西羌說、東夷說。河南登封說、禹州說屬中原說;四川汶川說、北川說、理縣說、茂縣說、都江堰說等屬西羌說,陜西戶縣說、青海民和說、甘肅廣河說等皆屬西羌說;山東寧陽說、魯豫交界杞地說等皆屬東夷說。從地望、文獻、考古等相互印證方面,大禹故里故都登封說的內容最為詳實豐富。
一、地望依據。《史記·封禪書》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古代正史把夏、商、周三代先民生活居住的主要區域,認定在了以嵩山為中心的環嵩山及河洛地區。而在環嵩山及河洛地區,發現的含二里頭遺址、河洛古國遺址、啟都陽翟、商都鄭州、東周王城洛陽等217處周代之前的考古遺址群,又印證了《史記》記載的真實性。

 

      △《史記·封禪書第六》中有關河洛地區的記載

 


△二里頭遺址遺跡分布圖
二、文史依據。嵩山又稱崇山、崇高山,《國語·周語》和《春秋外傳》皆記載?!妒酚洝は谋炯o》:“禹辭避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夏后?!倍妒酚洝贰睹献印贰赌印贰痘茨献印返仁芳墨I中“禹居陽城”、“禹鑿轘轅”、“禹避陽城”、“禹都陽城”的記載很多?!坝邢闹d也,融降于崇山”。韋昭注:“崇,崇高也。夏居陽城,崇高所近”。

△清朝《嵩岳志》中的嵩山圖
三、文物依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登封地區發現有20多處龍山文化遺址。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告成發現了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城址和西城內的夯土基址、奠基坑、青銅器殘片和文字等。但王城崗小城規模太小,東西兩城的面積加起來只有幾萬平方米。2002年—2005年,在王城崗遺址又發現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大城,是目前在河南境內發現的最大的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城址,為王城崗是“禹都陽城”提供了新的有力證據。

王城崗遺址位置示意圖

王城崗遺址

△鬶形器青銅殘片 夏代早期

△出土的陶器上有“陽城倉器”字樣

四、人證依據。1、黃帝,大禹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后裔,黃帝故里就在嵩山東麓新鄭軒轅丘;2、鯀,大禹之父夏鯀被稱為崇伯,是因為他被封于崇地,據《史記夏本紀索引》引《連山易》:“鯀封于崇”。崇即崇山,即今河南登封一帶的嵩山;3、周公,周公在告成立圭表測天地之中,是認祖歸宗、昭示正統的表現;4、武則天,一代女皇武則天封禪嵩山,改國號為大周,亦是認祖歸宗、昭示正統的表現。


△新鄭黃帝故里

△告成觀星臺

△武則天金簡

△大周封祀壇遺址生態文化公園方案設計鳥瞰圖
五、傳說依據。嵩山主脈由太室、少室二山脈組成,相傳因大禹妻室涂山嬌、涂山姚在山下居住而得名?,F太室、少室山下仍保存有漢代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啟母闕后有啟母石,啟母石的傳說在《淮南子》一書中有詳細記載。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登封還留下了“一過家門聽罵聲,二過家門聽笑聲,三過家門捎口信,治平洪水轉家中”的民謠。

△啟母闕

△啟母石
六、地名依據。目前登封擁有70多處與大禹文化有關的地名遺跡,比如石紐石、石紐屯、息壤崗、祖家莊、夏地、夏店河、東軍地、禹王祠、禹洞、禹王溝、爺溝、擂鼓石、姚溝、禹嶺、禹王壇等等,都與大禹文化有關。村名是歷史的活化石,石紐屯、祖家莊、夏店河這些村名都折射出了大禹出生神話的影響。還有禹洞河、三官廟、大河口、上窩、焦河、夏莊、沁水、海渚、北夏莊、雅山等,而這些村莊要么是大禹后裔所聚居,要么與大禹治水有關。

△大禹故里祖家莊

 

△祖家莊禹王祠


△禹洞

△石紐石
以上登封關于大禹文化的內容之多,證據鏈條之縝密,在全國絕無僅有。由此,鄭州文物局官網在王城崗遺址介紹中明確表述:“經過多學科的聯合攻關,確認王城崗遺址為文獻記載‘禹都陽城’的夏代初期都城,年代為公元前2070年左右”。2008年1月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登封為“中國大禹文化之鄉”。2011年登封大禹神話傳說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8年,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組織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鄭州大學等相關專家經過史學研究和實地考證,認定登封為大禹故里故都。

 

關鍵詞: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版權所有:河南大禹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號   座機:0371-62717333  傳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備1501770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