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體中文

EN GLISH
客戶服務熱線:0371-62717333




資訊詳情
字號:大 中 小
- 分類:執政文化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07-01 14:42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大禹族系及治國理念簡論 劉玉娥 大禹是中國古代的圣王,夏王朝的始創者。堯帝時為司空,主平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堯帝賜氏有夏,繼舜為夏后。在執政期間,修己正德,任賢人,興利除弊,富足民生,實為古之賢帝。本文僅就大禹族系及治國理念作以簡要論述,以求證于方家?! ∫?、大禹族系及始創有夏 大禹為夏代始創者。關于大禹的世系,古籍記載模糊,漢代雖有較多的研究,但說法不一。司馬遷《夏本紀》云:“夏禹,名曰文
字號:大 中 小
【概要描述】大禹族系及治國理念簡論 劉玉娥 大禹是中國古代的圣王,夏王朝的始創者。堯帝時為司空,主平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堯帝賜氏有夏,繼舜為夏后。在執政期間,修己正德,任賢人,興利除弊,富足民生,實為古之賢帝。本文僅就大禹族系及治國理念作以簡要論述,以求證于方家?! ∫?、大禹族系及始創有夏 大禹為夏代始創者。關于大禹的世系,古籍記載模糊,漢代雖有較多的研究,但說法不一。司馬遷《夏本紀》云:“夏禹,名曰文
- 分類:執政文化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5-07-01 14:42
- 訪問量:
大禹族系及治國理念簡論
劉玉娥
大禹是中國古代的圣王,夏王朝的始創者。堯帝時為司空,主平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堯帝賜氏有夏,繼舜為夏后。在執政期間,修己正德,任賢人,興利除弊,富足民生,實為古之賢帝。本文僅就大禹族系及治國理念作以簡要論述,以求證于方家。
一、大禹族系及始創有夏
大禹為夏代始創者。關于大禹的世系,古籍記載模糊,漢代雖有較多的研究,但說法不一。司馬遷《夏本紀》云:“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為人臣?!盵1]《史記·夏本紀》p13.司馬遷對大禹的族系脈絡記載比較清晰,大禹乃鯀之子,鯀父為昌意,昌意父為黃帝,而禹則為黃帝之曾孫。但司馬遷在《五帝本紀》中說昌意子的時候,僅提到窮蟬,未提及鯀,不知何因?東漢學者王符《潛夫論》中,認為大禹是黃帝之曾孫帝嚳之子摯的后嗣,與司馬遷所述輩分不合?!段宓轮尽吩疲骸按笮侨绾?,下流華渚,女節夢接,生白帝摯青陽。世號少暤。代黃帝氏,都于曲阜?!笏眯藜o,見流星,意感生白帝文命戎禹。其耳參漏。為堯司空,主平水土,命山川,畫九州,制九貢。功成,賜玄圭,以告勛于天。舜乃禪位,命如堯詔,禹乃即位。作樂大夏,世號夏后?!盵2]《五德志》p392—393.在《志氏姓》又云:“少暤氏之世衰,而九黎亂德,顓頊受之?!盵2]《志氏姓》p411. 少暤晚年,九黎族亂政,顓頊氏取代少暤,少暤后嗣衰微,至堯時鯀封為崇伯。崇的地域在今河南嵩縣、登封、新密、洛陽一帶?!秶Z·周語上》韋昭注云;‘崇,崇高山也。夏居陽城,嵩高所近?!背绺呱郊瘁陨?。嵩山周圍的登封陽城崗、新密古城寨、新寨和偃師二里頭均發現有夏代王城遺址,鯀禹治水的故事在嵩山地區亦多有流傳。至今嵩山尚保存有漢代石闕《啟母石闕》,其銘文云:“昔者共工,范防百川。柏鮌稱遂,□□其原,洪泉浩浩,下民震驚。禹□因功,疏河寫玄,九山甄旅,咸秩無文,爰納涂山,辛癸之間。三過亡入,實勤斯民?!锶f祀,子子孫孫。表碣銘功,昭眂后昆?!盵1]崇伯鯀因治水無功而被舜誅殺于羽山之郊,舜復命鯀之子禹接替父業,繼續治理洪水。禹治理洪水艱辛備嘗,以致“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盵1]《史記·李斯列傳》p1120.關于鯀禹治水的故事,古籍多有記載,諸子之書亦多有提及?!爱攬蛑畷r,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于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盵3]《孟子·滕文公上》2705.又在《滕文公下》說:“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于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稌吩唬骸??!?,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盵3]《孟子·滕文公下》2714.可見,堯舜禹所處的時代,洪水泛濫,危及生命,是當時社會面臨的主要矛盾,也是執政者重點要解決的問題。禹在父親鯀治理洪水失敗被殺后,勇于擔當時代重任,繼父遺志,矢志平復水患,娶妻四日便離家,勘察山川地形,探索水流走勢,足跡遍天下,在外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禹艱苦不懈的努力下,泛濫的洪水終于得到治理,生民得到拯救,又劃天下為九州,治理有序,黎民歡欣,天下太平。帝堯感禹功大德盛,賜氏有夏,令后世銘記其功德?!栋谆⑼āば彰菲疲骸八杂惺险吆?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為善也?!边@是古人取姓氏的要義,彰功德,勉后人。
堯舜時代,天下洪水滔滔,嚴重威脅著百姓的生命。鯀禹父子都曾舍己忘生,救民于水火。鯀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廣為傳頌,對世道人心影響深遠。曾經有過的滔天洪水,吞噬者天下生靈,景象之慘烈,在人們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人們在驚懼之余,更是感念那些付出生命代價和建有殊功的治水英雄。大禹也正是因此殊大功勛,不僅贏得大夏族團領袖地位,而且被舜帝定為接班人,治國理政有方,開中華民族四千余年輝煌之歷史,于華夏民族建有殊功,歷代供奉祭祀不斷。由大禹事跡可以得到啟迪,生命短暫如朝露,不可以虛度,必重視功業,發奮有所作為,以成就人生不朽。何為不朽?《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盵4]《左傳·襄公二十四年》p189.禹以其治水大功,劃分九州,成就不朽;治理天下,修己德,重物用,成就大德。禹以其殊功大德贏得了天下民心,始創夏王朝,奠定了諸夏統一的厚重根基。如若沒有大禹所建豐厚的物質和思想基礎,夏啟又怎么能夠打敗益而奪取政權呢?又怎么能夠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呢?
二、大禹的治國理念: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大禹的治國理念體現在《尚書》中的《大禹謨》、《洪范》、《五子歌》等篇中?!洞笥碇儭泛汀段遄痈琛冯m然被史學家稱作是“偽尚書”,自宋朝的吳棫、朱熹至清乾嘉時期的樸學家閻若璩都有過懷疑,閻若璩還做了大量的考證,認為“偽尚書”為東晉梅賾所作。梅賾抄襲《左傳》言語,將后人的思想當作夏禹的思想,塞進了古文尚書。閻若璩的考證,從文本的角度看的確很有說服力,但若從中國歷史和文化演變的實際情況看,“偽尚書”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較真實地反映了虞夏商周諸代的歷史面目,有關的古代典籍和地下考古已有所證明。因此,雖“偽,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洞笥碇儭访鞔_地表述了大禹的治國理念?!坝碓唬红?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盵3]《尚書·大禹謨》134.水、火、金、木、土、谷,五種元素和谷,再加正德、利用、厚生,是為九功,一個有德的帝王,必是善政,善政重在養民,養民必要九功惟和,這是致天下太平的根本。作為一個帝王,九功之中最核心的也是最不好把握的則是正德、利用、厚生三件事。
何為正德?《正義》曰:“以率下也?!闭?,無邪也。德者,升也。只有自身端正無邪,品德高尚的人才可以率領眾人,使其跟隨前行上升?!皠偨『V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盵3]《易經·彖辭上》40.這是說的君子的品行,必須是剛健有為,有益于天下,才能光輝發于外,德行成于中?!罢隆庇袃蓪雍x:一是統治者自身修德,二是對百姓施之以德。大禹作為帝王,他的功德突出表現在舍棄己身,以天下蒼生為念,不辭辛勞,不畏艱險,治理洪水,拯救人民生命。在執政期間,重視農業,發展水利,廣納物用,富足民生。當代碑文大家李鐵城先生在所作《大禹之碑》中說:“娶四日而治水,薄衣食、犯寒暑、踐崎嶇、披荊棘、鑿頑石,苦神焦思,身先于人,胼手胝足,脛股斷毛,十三載顛簸于外,三過家門而不入;其為人,勤、慎、廉、信、知人善任,舍一己而為兆民,此其德。四美兼具,成大仁也。其言傳身教,開后世仁人志士為興族強國雖赴湯蹈火而在所不辭;雖事繁責重而鞠躬盡瘁;雖千難萬險而不屈不撓之先河。實塑民族性格之鴻范、哺育民族精神之源泉?!盵5]《大禹之碑》122。贊美大禹以天下為己任,情寄蒼生的美德。大禹之大也正在于此,此乃人生之至德。
何為利用?《正義》曰:“以阜財?!贝笥碇匾曂恋?、谷物及其他物種,包括礦物質的生產對民生的意義和作用,“水、火、金、木、土、谷,惟修”。[3]《尚書·大禹謨》134. 古人認為,水、火、金、木、土是能夠為人所利用的五種物質,天地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組成的,這五種物質各有所主,而又相生相克,不斷運動變化,以此構成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夏商周時期信仰“五行”學說,這是一種樸素而又唯物的思想?!渡袝ず榉丁菲幸踢z臣箕子的話說:“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辉凰?,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盵3]《尚書·洪范》187—188. 箕子不僅向武王講述了鯀禹治水的曲折過程,而且詳細講述了天賜禹洪范九疇:“九疇”之中“五行”位列第一,充分說明“五行”思想是夏商周三代治國理政的重要理論依據?!洞笥碇儭分?,將水、火、金、木、土和谷視為“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視為“三事”,“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贝笥碇匾暋傲薄拔┬蕖?,“九功”“惟和”,“洪范九疇”乃禹治國之大政。
“洪范九疇”雖涉及治國的方方面面,但明顯可以看出,大禹是把富民物用放在重要位置的。我們從《禹貢》中可以看到大禹因地制宜,興利除弊,廣開物用,以富足生活的詳細記載?!吧M良刃Q,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墳, 厥草惟繇,厥木惟條。厥田惟中下,厥賦貞, 作十有三載乃同。厥貢漆絲,厥篚織文?!边@講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帶,處于濟水與黃河之間的兗州疆域的土地狀況和物產。這里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農作物和樹種栽培,凡是能夠栽種桑樹的地方都要開始養蠶、紡織。根據土質好壞,制定不同的賦稅等級,為的是鼓勵人們勤勞耕作,獲得糧食豐收。大禹除了重視谷物種植之外,還重視其他物用,以豐富生活。比如青州地帶近海,多為鹽堿地,出產食鹽和各種海產,貢品定為鹽和海產品;徐州多山地,蒙山的五色土、羽山的大山雞、嶧山的優質桐木、泗水邊的制磐石等;淮和流域出產的蚌珠和魚類;揚、荊二州為富庶之地,易出產金、銀、銅、美玉、美石、象牙、犀牛皮等;涼州之地多大山巨川,岷山、峨眉山和蒙山,多產美玉、硬鐵、白銀及制造箭簇的石料,還有熊、貔、羆、狐貍、野貓等稀有動物,其皮昂貴。這些都是重要物資,充分利用起來,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正所謂《易經》所言:“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盵3]《易經·系辭下》86。大禹廣開發,重物用,以利民生,這正是賢君之作為。
何為厚生?《正義》曰:“以養民?!贝笥頌槭裁慈绱瞬晦o辛勞,治理洪水,為的是拯救天下蒼生黎民,這是一種厚生意識。對百姓民眾生命的愛護和尊重,是中華民族的一貫精神,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盵3]《易經·系辭下》86。就反映了這種精神。從古籍記載看,中國上古帝王大都重視民生。炎帝有感于族人發展日繁,食用維艱,作陶冶斧斤并為耒耜,教民稼穡,墾拓草莽,播撒粟粒,種植五谷,使民無饑餓之患?!痘茨献印ば迍沼枴酚涊d炎帝采藥為民治病,“一日遇七十毒?!痹缙诿癫o藥可治,炎帝不避???,踏遍千山,或親嘗百草,或鞭叢草,辨識藥物,療民疾患,使民擺脫疾病痛苦,挽救百姓生命。黃帝更是注重百姓衣食和日用之需,《太平御覽》卷七九引《管子》曰:“黃帝鉆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腸胃之病?!秉S帝時代有諸多發明創造:營建宮室,用以避寒暑;制造舟車,以通貨運往來;其妻嫘祖教民養蠶,制衣裳以御寒冷;令大橈作甲子,以辨季節物候之特征;蒼頡造字,驚天地、泣鬼神,人類從此告別愚盲。其他發明創造諸多,生民之需大備。大禹繼黃帝之后,以大德、大智、大勇、大愛之心,舍一己之身而為天下,治理洪水,劃分九州,平定天下,功德莫大焉,世人為銘記其功德,于名前冠一大字?!秶Z》太子晉曰:“禹賜姓曰娰,氏曰有夏?!盵6]《國語·周語下》252.夏者,大也。言大禹功德蓋天下,盛業莫可名狀也。
參考文獻:
[1]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2] 漢王符著,清汪繼培箋《潛夫論箋》,北京:中華書局,1979.
[3]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4] 鄭天挺主編《中國史學名著選》,中華書局,1963。
[5] 董增齡《國語正義》,成都:巴蜀書社,1985。
[6] 《李鐵城選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
(本文作者為鄭州師范學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教授)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手機網站二維碼
掃描立即訪問

微信公眾號
掃描立即訪問

版權所有:河南大禹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號 座機:0371-62717333 傳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備1501770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