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體中文

EN GLISH
客戶服務熱線:0371-62717333




資訊詳情
孔子司馬遷筆者告訴你大禹治水的主要工程,夏朝國都在哪?
- 分類:治水文化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4-01 09:26
- 訪問量:
【概要描述】(作者:趙輝)為了解決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歷史脈絡,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后,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啟動?! 爸腥A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調查發掘為獲取相關資料的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采取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該項目在集中國最優秀的歷史學、考古
孔子司馬遷筆者告訴你大禹治水的主要工程,夏朝國都在哪?
【概要描述】(作者:趙輝)為了解決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歷史脈絡,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后,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啟動?! 爸腥A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調查發掘為獲取相關資料的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采取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該項目在集中國最優秀的歷史學、考古
- 分類:治水文化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19-04-01 09:26
- 訪問量:
(作者:趙輝)為了解決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歷史脈絡,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后,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啟動。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調查發掘為獲取相關資料的主要手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采取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該項目在集中國最優秀的歷史學、考古學、文獻學、古文字學、歷史地理學、天文學和測年技術學等領域的170名科學家進行聯合攻關,雖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在對于華夏文明起源的夏朝歷史研究卻毫無絲毫進展,尤其對夏朝國都位置與遺址的確定,更是陷入了一種迷茫的境地。
因為夏朝歷史與夏朝國都的確認,事關中華民族在全人類各民族中歷史與文化地位問題,關乎中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是必須盡快解決的重大問題。華夏歷史與夏朝國都問題的懸而未決,就給了一些否定華夏文明五千年文明史、否定夏朝真實歷史、認為華夏文明來源于埃及,提供了口實與可乘之機。中華文明記載夏商周三代中的夏朝歷史與國都確認,真的就如此困難、毫無頭緒與線索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么就讓孔子、孟子、司馬遷與筆者告訴你,關于夏朝國都的位置與夏朝的歷史文明功績。中國可靠的信史文獻,關于來源于夏朝的華夏地域記載中,《左傳》中不多的、受后世篡改極少的只言片語,為我們提供了“華夏、諸夏”的地望:“楚人伐徐,徐即諸夏故也”“吳犯間上國(越國)多矣,聞君親討焉,諸夏之人莫不欣喜”“楚失華夏”?;春影哆叺耐可降貐^四方湖區域,正是位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徐國、吳國三國的交界區域,在不同時期先后屬于徐國、楚國、吳國的領土。在吳國占領期間,被占領的該地之人聽聞越國要攻打吳國,于是“諸夏之人莫不欣喜”。從下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判斷“華夏、諸夏”的大致區域,就是淮河流域的涂山地區。
在歷代歷史學家與文化名人對于“華夏”一詞內涵、文化解釋中,關于華夏的解釋為: “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古人是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華夏”本義即有文明的含義?!叭A”亦含有赤色之意,中國人喜歡紅顏色,把紅顏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稱作華。所謂華夏,民得其生,國得其昌,政得其遠;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華以華夏自美。在淮河流域的涂山四方湖地區,一個至今任然為當地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歌舞“花鼓燈”,可以說充分體現關于“華夏”的各種含義:舞蹈的華麗服裝;舞蹈動作與許多夏字各種字體的吻合;舞蹈表演的前中后三段程式;舞蹈中的華蓋使用;舞蹈服裝鮮艷的紅色主色等等,充分體現了“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ü臒羲囆g是夏朝形成的華夏文明延續至今,仍富生命力的活化石。
大禹因在虞舜時期治水的功績,得到虞舜的禪讓、萬國諸侯的擁戴,而奠定了萬民安居樂業的夏朝。對此,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也進行了詳細的記述:
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
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宮室,致費于溝淢。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不如言,刑從之。
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數聲樂,為山川神主。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許。而后舉益,任之政。
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
《淮南子》之《卷一·原道訓》也對大禹的德行為天下諸侯所擁戴,進行了描述:“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伏,四夷納職,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p>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手機網站二維碼
掃描立即訪問

微信公眾號
掃描立即訪問

版權所有:河南大禹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號 座機:0371-62717333 傳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備1501770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