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體中文

EN GLISH
客戶服務熱線:0371-62717333




資訊詳情
論大禹精神
常松木
大禹不僅是中國古代的治水英雄,而且是中國社會由部落聯盟進入國家階段的立國始祖,曾在中華民族創造人類文明進程中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大禹精神,不僅是諸子百家學說思想,特別是墨家、儒家學說思想的重要源頭,而且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內核。筆者不揣淺陋,認為大禹精神的內涵至少包含以下十個方面:
一、顧全大局、公而忘私的獻身精神
大禹是一個一心為公、以大局為重的人。大禹治水,受命于危難之際。禹的父親鯀,曾用“湮”、“障”之法治理洪水,歷時九年而沒有把洪水治好,因而被帝舜處死。但接著,舜又舉薦大禹代父治水,大禹沒有因父被誅而心生私怨,而是以天下百姓利益為重,顧全大局,義不容辭地挑起了治水的重擔,全身心投入了治水大業。
為了治水,大禹奔波于三山五岳之間,足跡遍布黃河上下,大江南北。其敬業奉獻的事跡不僅幾千年來口耳相傳,而且各種史書和典籍中都有明確的記載?!肚f子》說他在奔波治水時,由于長期涉水,“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禹,大圣也,而形勞天下如此!”更為難得的是,大禹結婚僅四天就外出治水,十三年間“三過家門而不入”所以,孔子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禹,吾無間然矣!”意思是說大禹非常完美,沒有任何缺點。幾千年來,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已成為公而忘私這一偉大精神的代名詞。
二、積極探索、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
大禹治水首先在戰略思想上敢于創新?!妒酚洝份d:“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這是因為鯀在戰略思想上違背了自然規律,一味采取 “堵”的辦法,結果造成了更大的災難。大禹吸取了這些深刻教訓,在戰略思想上采用一個“疏”字?!睹献印氛f:“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經濟學專家茅予軾認為“大禹精神的精髓就在于‘以疏代堵’”。
此外,大禹的創新精神還體現在指導農業生產上。大禹長期觀測天象,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及春夏秋冬的更替規律,制訂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歷法《夏小正》,并頒行天下,指導農業生產,使民不違農時,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三、尊重實踐、順應規律的科學精神:
大禹接受治水任務之初,認真總結了父親鯀及其前人治水的經驗教訓。首先查明水道和水患的原因,大禹治水方案的確定,是建立在實地勘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的?!妒酚洝分姓f,大禹每到一地都“左準繩,右規矩”,“行山表木”,親自用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并據此制定周密的計劃;他跋山涉水,走遍了當時的整個中國,進行實地勘察。《孟子》載:“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呂氏春秋·貴因》中也說:“禹通三江五湖,決伊闕,溝回際,注之東海,因水之力也。”這就是說,大禹是按照水勢就下的規律加以疏通,使洪水注入江海的。
大禹治水,尊重實踐,實事求是,因勢利導,遵循客觀規律。這種精神,不僅利于治水,而且對于治國治民也具有借鑒作用。這種科學精神,不僅體現了華夏民族的智慧,而且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
四、知人善任、民主禮讓的從善精神
據《尚書·大禹謨》記載,大禹曾說:“知人則哲,通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意思是知人善任,就會使自己變得明達睿智,才能任人唯賢;能夠安定民心,就會使自己受到百姓愛戴,百姓就會懷念他。大禹治水時,就有契、棄、皋陶、伯益等輔佐大禹。大禹知人善任,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禹舉益”傳說就是他知人善任的證明?!妒酚?middot;夏本紀》云:“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舉益,任之政。”可見,大禹仍然保持了古代的民主禮讓傳統,在用人行政中體現了選賢舉能的原則。
不僅如此,大禹還禮待有道之士?!秴问洗呵?middot;謹聽》載:“昔者禹一沐而三捉發,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道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可見大禹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為政問題上,納言聽諫,請教有識之士。同時,大禹一直保留著堯舜部落聯盟時期的民主作風,很善于聽取群眾意見,并實行“五音聽治”制度,規定“教以道者,擊鼓;論以義者,擊鐘;告以事者,振鐸;有獄訟者,搖鞀。”大禹正是通過這種途徑來傾聽民意的。《孟子》記載:“禹惡旨酒而好善言。” “聞善言則拜。”大禹的這種從善入流、知人善用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借鑒的。
五、重民愛民、心系民生的民本精神
大禹在完成規模浩大的治水工程的十三年中,最廣泛地接觸了人民,最深切地了解了民情,最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從而形成的以“敬民、養民、教民、護民”為主要內容的“民本”思想。
大禹治水不是為治水而治水,而是把它和解決國計民生問題結合起來,從而使治水得以順利進行并使成果得以鞏固?!睹献?middot;滕文公》載,大禹治水以后之所以“中國可得而食”,是因為他在治水的同時,重視發展生產,讓他的助手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另外還注意開拓食物來源和種類,并把富足地區食物平調至災區,司馬光《稽古錄》卷四載:“禹隨山刊木,與益得禽獸,佐民食……浚川得魚鱉,佐民食。” 《史記》載:“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余相給,以均諸侯。”由于他們努力推廣農業技術,大力發展農業,并實行平衡政策,在保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大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大禹重民愛民精神還表現為一些具體事例。據《御批通鑒輯覽》記載,大禹“見耕,五耦而試”,也就是說,大禹出行時,如看到耕田的人人手不夠,他就會下車給農夫當幫手,并詢問他們收成好壞、賦稅輕重、徭役多少等等,大禹還說:對百姓要“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意思是對百姓要重教化,輕懲罰,要用美好的德政感化和勸誡百姓,用美好的歌曲和傳統美德教育、鼓勵百姓。大禹還提出“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養民政策及“和為貴”的主張,認為在位者應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要勤儉節約,將財物用于為民興利除弊的事業上;要薄征徭,輕賦稅, 不奪農時, 使民衣食富足?!渡袝份d:“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即大禹認為百姓是國家的根基,根基了國家才會安寧。
六、以德服人、以法治國的善政精神
大禹治理政事,從不倚仗權勢,而是依靠德治和法治。大禹時期,如何使眾多的部落能夠“賓服于己”,使政令統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禹的辦法是“敬業修德,以身垂范,使其感懷”,因此《史記》里說他“其德不違”?!渡袝?middot;大禹謨》載:大禹認為“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意即美好的品德,表現在善于治理政事上,治理政事重要在于教養民眾??梢?,大禹正是靠德來感化民眾的?!妒酚?middot;太史公自序》里說“維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際,德流苗裔。”大禹的德政,九州共享,而且流布到子孫后裔。
大禹在以德治國的同時,還十分重視輔之以法。而且制定了一些法律,令民遵照執行,后人根據傳說整理出了《禹刑》一書。禹的子孫也說禹“有典有則”,即有治理國家的典章和法令制度。《漢書·刑法志》說:“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吳越春秋》載禹“造井示民,以為法度”,這可說是我國國家立法、司法的起源。
大禹理政,賞罰結合,史稱禹“封有功,爵有德。惡無細而不誅,功不微而不罰”。另外,大禹還主張 “刑期于無刑”。大禹認為,只有施德政,才會減少犯罪,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刑罰只是維護國家統治的輔助手段。由此可見,大禹的法治觀念是和德治相結合的,不是為了用刑而用刑,用刑是為了將來不再用刑。
七、為政勤廉、崇尚節儉的廉儉精神
大禹提倡勤儉節約,廉潔自律,反對奢侈浪費。《論語·泰伯》中說: “菲飲食,惡衣服,卑宮室,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孔子對大禹的節儉做出了高度評價,說他不講究吃、穿、住,而是盡全力平治水土,開溝洫,發展農耕,造福百姓,簡直找不到他的一點缺點。《尚書·大禹謨》載,舜對大禹說:“……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浙江紹興大禹陵有這樣兩副對聯:“卑宮菲食胼胝勤,潔行儉風泉澗涵”、“二儀清濁還高下,萬國衣冠拜冕旒”,堪稱對大禹清廉、節儉的最好評價。
大禹還主張移風易俗,厚養薄葬,甚至對自己的后事也安排得極其簡單。據史載,禹曾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會稽之山,葦槨桐棺,穿壙七尺,下無及泉,墳高三尺,土階三等。葬之后日,無改畝,以為居之者樂,為之者苦。”他倡導“死陵者,葬于陵;死澤者,葬于澤。故節財薄葬簡服生焉。”按常人的理解,大禹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如此薄葬實在有失身份,但這卻體現他節儉的一貫風格。這種儉廉的作風也為后世墨家弟子所效法,正如《淮南子》中所說:“禹大圣也……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
大禹治水成功,建都陽城后,萬國諸侯常來陽城獻“金”(青銅),大禹嚴厲地拒絕接收。在諸侯的一致懇求下,大禹與眾人商議,效仿黃帝鑄造鼎之舉,把諸侯國送來的禮品也折換成銅器,鑄成了九個大鼎。九鼎象征著九州,在九鼎上分別鑄刻上各州的山川名物、治水時見到的野獸猛禽和神怪等,以方便老百姓們的生活。后來九鼎作為傳國之寶,成為夏商周最重要的禮器。在反腐倡廉和要求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這種清廉節儉的精神正是我們應當提倡的。
八、以身作則、嚴以律己的自律精神
大禹處在我國歷史一個偉大的轉折點上。他在治水、治國大業中,如果沒有以身作則,嚴以律己的精神是不可能有所建樹的。在治水過程中,禹總是身先士卒,既是一位組織者,也是一位普通的勞動者?!俄n非子·五蠹 》中也記述大禹比奴隸還要勞累:“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鍤以為民先……雖臣虜之勞不苦于此矣。”大禹也一再說到“慎獨”、“慎乃在位”,即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非常嚴格地要求自己。
大禹還常常向下屬詢問自己的過錯,每月朔日,很多大臣都來朝見,這時大禹就會問他們:“一個月來發現我有什么過失嗎?有獨斷專行、損公利己的言行嗎?有奢侈浮華、驕傲自滿的事情嗎?”不僅如此,而且別人犯罪,他也是從自己身上尋找治理國家的過失,“下車泣罪”這個成語證明了他嚴以律己的崇高境界。相傳禹和堯舜一樣也有飲酒的嗜好,《戰國策·魏策二》中說,“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禹即帝位后,一次飲酒險些誤了國事,于是“遂疏儀狄,絕旨酒”。大禹當時就告誡說:“今后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這也生動地反映出大禹近乎苛求的嚴以律己的精神。大禹作為夏朝開國帝王雖只10年,但他嚴于律己的精神卻贏得后世的稱頌。
九、只爭朝夕、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
大禹為救萬民于水深火熱之中,絲毫不敢懈怠?!痘茨献印氛f他 “燒不暇櫃,濡不給扢”,即連興炊作飯時治水工具也不放下來,鼻涕淌下來也顧不得去擦。《吳越春秋》也記載,他在帶領民眾治水過程中, “聞樂不聽,過門不入,冠掛不顧,履遺不躡。”忙得鞋帽丟了也顧不得拾?!跺髯印分姓f他時常“日中不暇飽食”,為了爭取時間,飯也顧不上吃?!兜弁跏兰o》中說大禹“不重徑尺之璧,而愛日之寸陰”。“禹寸陶分” 的典故說明了大禹治水是分秒必爭。
大禹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在治理洪水的艱苦歲月中體現得最為充分。大禹治水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是失敗后才吸取教訓探索出了堵、疏結合的辦法。另外,中原地區流傳的河伯點化,南方流傳的宛委得書等傳說故事就是大禹治水非一帆風順的佐證,但大禹不屈不撓,鍥而不舍,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最終“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完成了治理洪水的偉大事業。
十、 九州一家、利濟天下的責任精神
“天下”,是中國特有的詞匯,它比“國家”、“民族”等詞匯有著更為豐富、廣大的內涵。在治水的過程中,大禹把天下劃分為九州,統籌規劃,以四海為壑,將洪水排入了大海。《墨子·兼愛》:“古者禹治天下,……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以利冀州之民……南為江漢淮汝,流之注五湖之處,以利荊楚、干越與南夷之民。”大禹治水,利濟天下,由此可見一斑。
大禹治水時,東有夷,南有苗,西有羌,北有犬戎等民族,有學者認為,大禹治水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和各部族通力合作、團結奮斗的結果。治水成功后,他“敦序九族”,既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又通過傳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傳播優秀的文化,增進了民族團結,推動了各民族間的交流、滲透、融合,促進了華夏民族的形成和發展。
縱上所述,大禹精神是大禹及其古代人民在與自然界長期斗爭過程中的道德沉淀,已成為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大禹的崇高精神和優良作風被歷代人民繼承發揚,并不斷豐富深化,已經融化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生命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亙古不絕的內在品格。如果說,黃帝是我們中國人的血脈之根,那么大禹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
參考文獻:
《史記》《呂氏春秋》《莊子》《孟子》《尚書》《吳越春秋》《左傳》《墨子》《帝王世紀》《戰國策》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手機網站二維碼
掃描立即訪問

微信公眾號
掃描立即訪問

版權所有:河南大禹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大道91號 座機:0371-62717333 傳真:0371-62717333
COPYRIGHTS ? Henan dayu group co. LTD 豫ICP備1501770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